苏州吴门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要举槌!预展时间为9月23日至9月24日,拍卖会时间是9月25日至9月26日,地点在苏州市互为城大道1111号白金汉爵大酒店。 本次吴门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首拍电影“风雅阁及其友人珍藏”海外转往专场,其藏品多数是风雅阁主人和志同之友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各地文物商店、画廊进账得藏。藏家和友人与诸多画家、海外的大收藏家交情极佳,经常以书画雅玩互相交换得己所爱人,藏家亦与知名书画家及其家属后辈言和有往来,故部分拍品为藏家必要得于书画家本人或其家属,流传有序,来源明晰可信。
本次秋拍电影吴门拍卖会得“风雅阁”部分珍藏多年的珍作,大多数是市场上难得的精品联对、书画作品等,涵盖了吴湖帆、吴昌硕、沈増栽、浦华、胡小石、翁同龢、徐世昌、郑孝胥、陆俨少、江寒汀、宋文治、丰子恺等诸多书画名人名家。 其中吴湖帆先生对联集其行楷书、行草书、草书、楷书、瘦金体,经典的、绝佳的各类风格书法对联集中于亮相于本次秋拍电影,实属绝佳种种,当为识者所注目。 吴湖帆先生来源于王同愈的意味著:“窃翻艳袭惊鸾顾,权读书魂魄籖餍蠹馋”(如图),此联是传世很少的吴氏大字楷书,禅与平日风貌迥异,逃难品读,独具面目。联对上款人为彭恭甫,乃吴门望族。
曾与吴湖帆先生联合创办“正社书画不会”。再有吴氏《行书七言古代楹联》:“自把新诗教教鹦鹉,戏谓之秃笔洗骅骝”,联书每字都有侧倾的体势,意欲左先右,欲扬先抑,充满著了意气冲刺的风姿、骏慢点点的神气,深得米芾的用笔要点。
另一件吴氏《行书八言联成》:“虹雨霓风洞庭春晚,水邨渔市吴鲙盘丰”则略显宝坻清腴,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风格明超强飘逸,是吴先生绝佳载于市场的杰出联对。此外,吴先生“偶逢佳句心已饮,漫卷诗书喜欲狂”,瘦金书体端庄秀美,结体瘦长,运笔挺峻,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上点,撇如利匕,捺如切刀,竖钩挺脱有力,字体配上人与自然大自然,浑然天成。其铁画银钩,玉骨显露出,冷峭英俊,风姿别致。
吴湖帆《草书七言联成》:“凡所难求均绝好,既能如愿以偿之后平时”,用笔浑厚多姿,以书法而言,目前收藏界较为多闻的是吴湖帆楷书及行书对联,像这样的草书对联实不多见。其上款人为秦彦若,西冷印社早期社员。富珍藏,精检验,精于版本,篆刻,书画,竹刻等。
本次“风雅阁”海外转往专场中除了吴湖帆对联大放异彩之外,一幅沈曾植《行草七言联成》(如上图)也是极为绝佳的佳作,联对为褚德彝原有藏,褚德彝是近代篆刻家、考古家。字松窗,号礼堂,浙江余杭人。沈曾植誉称“中国大儒”,也是书法大家,以草书着称之为,禅普遍,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个性反感,为书法艺术班车一个新的境界。此草书联对字体飞势朴茂,显以神行,奇峭博丽,用笔落水飞过,如泛舟龙舞凤,实乃沈氏楹联佳作,识者当珍。
作于1903年中秋的一幅蒲华《行书七言联成》(如上图),追赠老友之子、青年才俊“待秋仁世谈”,吴待秋为海上画派“三吴一冯”之一,蒲华与吴待秋之父吴伯滔为挚友,1903年,时吴待秋为求笔下有书卷之气在杭州就学,其所画也在各处画庄出售,甚有声名,是年中秋,亲友和凝,蒲老见老友之子,青年才俊,文采风流,展纸写“魂魄和劲柳如风度,谢眺家山科画图”佳联,蒲老宽和温文对后辈的爱才之心和吴家水墨世家的认同沉痛的在联中表达出来,流传成一段佳话美谈。 另有吴待秋作于1942年的《行书七言联成》和1943年赵叔孺所作《行书八言联成》(如上图)皆赠送给“慕康仁兄”,即为郑师玄,郑师玄从师冯超然,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教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位都是清末民初中国美术上的活跃者,赵叔孺与郑慕康的老师冯超然等“海上三吴一冯”、赵叔孺、吴昌硕等交情极佳。
翁同龢《行书七言联成》(如上图),此联成曾多次谭泽闿、谭光叔侄珍藏。谭光(1902-1977),湖南茶陵人,幼年由伯父谭延駇、谭泽闿养育。谭泽闿为民国时期珍藏何绍基书法极富且精者,谭光不受其影响,亦炼鉴藏。
谭泽闿(1889-1948)湖南茶陵人,书法家,号瓶斋。贤书法,精珍藏,收集前贤真迹不遗余力,曾专力购藏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龢四家法书,为海内珍藏四家墨迹极富者。 一幅胡小石的《楷书五言联成》(如上图)为原南京文物公司老库藏品,另有广州集雅斋旧藏的徐世昌《行书七言联成》亦科绝佳精品楹联。
吴昌硕擅长图画石鼓文,本次亮相的一幅吴老七十二岁时所篆的《七言石鼓文》(如下图),气息很深,结体以左右上下参差取势,堪称自出新意,前无古人,是吴老一件绝佳的墨宝。 书法楹联是本次秋拍电影的众多亮点,然在海外转往专场中,亦涵盖了近现代名家精品驰名,大多数出版发行着录、来源明晰、承传有序、品相极致。
一幅宋文治《江南三月》(如下图),藏家必要得之于叶浅予家属。上款人“人美同志”是电影表演艺术家、画家叶浅予的妻子王人美(1915-1987)。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此幅《江南三月》绘写了春暖花开、莺飞燕语的江南三月。那碧波深处的桃红岸畔,花红似火,山间绿树成荫,舟船靠岸驶入,倚山立的湖岸边人家,湖面波光掠影,波上的帆影成列,群鸥权利飞翔……淡青的阴暗甜美豪放的色彩之中。
此时,铿锵的山岩和黑瓦白墙的房屋轮廓也氤氲在这豪放的江南三月,心绪显得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清晨青草的气息。然,宋文治笔下的这幅江南三月,构图画面罄着的,除了豪放的桃红碧柳,阴暗的黛黛山色,还自有一股“江山如此多娇”豪放的新时代气息。 另一幅陆俨少的《去南口》(如下图),作品虽小,意趣无穷。
陆老旧年曾泛舟妙峰山,山上娘娘庙门口有巨石,巨石分解纹理貌似关仝之笔,画家激动之余大呼“吾师乎,吾师乎”!凡中国画者必心师炼,于炼之神韵得笔墨皴法,陆老看见庙前巨石,相等于看到了关仝“妙迹”的“炼之师”,能不掌声“今日我得能师矣”么?画家真情流露,有理有据考虑到下,记录了这块“太行之麓”的巨石形貌,今得流传,吾辈能闻,确为心悦之事哉。 程十发题跋及题签的江寒汀所作的《鸟语花香册页》(如下图),著录于1992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江寒汀》P15-18。
江寒汀是当代海派花鸟画第一人,为近现代海派小山水画花鸟最重要代表画家,名列“江南四才子”之首。江寒汀的花鸟画,法度文采,双钩填彩,没骨素描,皆所擅长于,特别是在刻画各种禽鸟。江寒汀家中饲许多禽鸟,可供长年仔细观察素描之用。
其花鸟风格清丽温静,甚多素描,独开生面,可谓绝技。此册作于1952年,时年江寒汀48岁,不顾一切盛年之际,册中各种禽鸟或浅海紫藤,或停车柳略为,或伸头看望,或呼朋引相伴……笔墨精准,神形俱备,栩栩如生,色彩明丽,格调恬静;山石藤树均用没骨山水画手法,用笔大胆每每,干脆利落,清疏雅淡,设色秀雅,超过了小山水画花鸟的淋漓尽致,至为画家山水画花鸟画的精巧高超展现出能力及甜美典雅、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此册经海上大家程十发先生喜爱、题跋、题签,极具观看和珍藏价值,为江寒汀花鸟画之佳品。 本次秋拍电影中被迫托的一件华岩《山气意欲出秋》(如下图)十分精彩,引人瞩目。华岩是“扬州八怪”之一。
侨寓扬州,工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均炼,随便点染,莫不佳妙。他寓居扬州较幸,扬州人欲得记他的画派,其画风对清代和近代都有一定影响。此幅画上只题:“山气意欲出秋。
新的罗山人。”诗带入画,所画从诗出有,诗与所画都十分生动地传达了一种世外低人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的领悟。
所画中有山势如釜劈,半山斜势飞向,忽地掀天,气势雄伟,中间一线窄窄山阶,可见山后藏有古寺台楼。近前的古松枝叶分格兰,郁郁葱葱,松干用笔简练而朴厚,松针苍翠灵秀,变得活力无穷。松枝的水面藏露了半截乌蓬的船舱,顺溪而上,不远处,一头戴风格兰的老者策杖行向前面的茅亭,后面回来一个抱琴的小童。人物用笔以珍禅,老者手扶竹杖,头顶浮现,宽衣博带,秀面美须,形态刻画出一种潇洒自如、怡然自得的旷世之情。
后面小童蓬头短衫,寥寥数笔,精神状态呼之欲出。山涧清幽,一阵微风重食者,松针或许收到微小的“沙沙”之声。更加使得这位隐于山林的高士陶趋醉于“世外真味”之中。
这幅画作者采行了兼工带写的手法,细笔处丝丝人扣,愈细而韵味愈多美浓;放笔一处长短徐疾,随便为之,意气大自然,趣味无穷。 另一件由黄钺、黄福民父子合作的《温台山风景册》十进(如下图)很是绝佳,颇得藏家注目,黄钺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户部尚书。工诗文、书画,贤山水。黄氏奏议画幅,每邀御新人奖,内府所藏名迹俱经其检验,一时间士大夫好六法者多执贽贵戚。
此册所作层峦迭嶂,墨笔苍厚,不使人一览而尽,甚有个人特色风格。其与董邦达时称之为董黄,甚有盛誉。 本次专场中,册页类中值得一提的还有,秋圃老农吴榖祥仿照华新罗笔意成《山水清趣册》十进(如下图),其笔意秀美豪放,画法古淡,精彩折服,意趣盎然,可见笔外画者兴意俗世,笔无点尘,随兴而放,为文人山水小景之翘楚之作。
另外,近现代板块中,也是佳作频迭,1943年的一幅钱泊嵒《桐院清暑》(如下图)在本次拍卖会中极为亮眼,作品为留月馆主人陈涛原有藏。台湾拔月馆是一家长年专门从事书画艺术珍藏的机构,其主人陈涛珍藏古今名人书法、绘画作品甚丰。钱泊嵒以山水画成就最低,画风不拘仅限于形如,特别强调骨法用笔,以“高亢沈着”闻名。
本幅《桐院清暑》作于1943年秋日,无论在人品、线条、笔墨、色彩、题句都匠心独具,不落俗套。画意中,溽暑未销,画家自填诗词一首而作。此不作抒情达意传达了一处古人浴院落中的诗意境,布局精巧,人物惟妙惟肖,生动甜美。家主是位文士低人,夏日清晨,因无外客,敞怀轻系一件夏衫,车站在院中朝着正在清扫的童子说道甚么,身后把扇的双髻童子探出半边身来参予从容谈话,扫地童子一旁洗一旁走看向老师,又一遍思维:也许留给几片梧桐落叶才是最合心意的清扫,溪边有童儿提水,那边煮茶的炉子火于是以冒了上来……确实好一幅古人诗意的图卷,令人过目难以忘怀。
另一件专场中颇得藏家眼球的,亚明1982年作《孟浩然观瀑图》(如下图),流传有序,出版发行明晰,三次著录于1、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书画——新的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作品选》2005年第2期P89.2、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发行的《新的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中。3、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的《亚明作品集》中。此幅,青山高耸入云,山间有泉水飞泻而下,中部山石后有红衣高士坐于亭中,山、树用茂密的墨线刻画,大气磅礡的山水气息,传达了画家“胸中有丘壑”的豪放画意,反映了画家很深的笔墨龢画面经营功力。 张辛稼《春浓燕双飞》(如下图),1978年作赠于上款人“浴宇首长”,惠浴宇(1909—1989)先生,是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人。
1928年7月参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专门从事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期间惠浴宇参与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是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幅《樱红燕双归》是张辛稼70年的素描作品,是作者经典的樱花飞燕题材,作品大约9.4平尺,尺幅大且少见,极为绝佳。满幅春白粉色樱花烂漫,也是借春天赞颂祖国江山的新时代新风貌,在题材上、笔墨上、线条上都展现出其创作的热情。此幅作品在张辛稼先生整个艺术生涯中也是颇为重要的作品,在当时的画坛,代表了一股新鲜的绝佳的创意力量。
本文关键词:苏州,吴门秋,拍推,“,风,雅阁,及其,开云平台官网入口,友人,收藏
本文来源:开云平台官网入口-www.zjlzrdjcy.com